• 1
  • 1
欢迎访问党史学习教育专栏  2024年9月9日  星期一
搜索:
榜样在身边
身边的榜样︱优秀教师吴畅:唯爱与责任不可辜负

大家好!欢迎走进湘警职院《身边的榜样》专栏。榜样是有形的正能量,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,用心发现,榜样就在身边。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法律系优秀青年教师吴畅。

 

吴畅:唯爱与责任不可辜负

 

他是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,他是湖南省青年文明号号长,他是北京大学访问学者,他是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的主持人。一点一滴都将热爱之事做到了极致,一言一行都将肩上责任践行到底。他就是法律系优秀青年教师吴畅。

 

 

时间是挤出来的,道路是走出来的

 

01

1997年,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。刚上高中的吴畅对这个新提法产生了兴趣,三年后,他毫不犹豫地填报了法学专业。“当时对这个专业谈不上深刻的认识,只是觉得国家需要法学人才。”就这样,吴畅与法学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
 

考入西南政法大学后,吴畅把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。忙碌的课程学习之余,他挤出时间参加各种讲座、论坛活动。在一次次聆听讲座的过程中,吴畅感受到了学者的风范和学术的魅力。他暗下决心,要跟着名家大师、前辈学者的步伐,成为一名潜心钻研、教书育人的高校教师。

 

凭借刻苦的精神和对时间的高效把控,本科毕业时,吴畅一举通过司法考试,并考上研究生,师从西南政法大学校长、著名学者龙宗智教授。受到良好学术氛围的浸润和导师人格魅力的熏陶,吴畅从教以后对自己要求很严格,不仅要在专业上踏实求新,更要在教学上一丝不苟、敢于开拓。

 

 

 

择一事终其行,不为繁华易匠心

 

02

进入学院法律系工作后,吴畅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来。他认为,高职院校教师一定要把教学与教改结合起来。他总会问自己: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成长?怎样让他们将来能适应社会、服务社会?怎样提高人才培养质量?一连串的自我提问,让吴畅觉得肩上的责任重于山,只有不断教改革新,才能让学生提高技能,学有所获。正因如此,吴畅的课很受学生欢迎,学生评教多次位列优秀。他主持的《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及题库开发与运用》项目荣获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
 

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,吴畅常年负责学院法律志愿者协会的日常工作,组织法律事务专业师生开展校内外法律文化系列活动。今年,恰好是他作为协会指导老师的第十个年头。十年间,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都会回学校看望他。一位毕业生在写给吴畅的信中动情地说,“感谢老师教给我这些知识和道理,能遇见您我真的很幸运。在校期间我见您的次数比辅导员还多……因为您,我很认同一句话‘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是真的希望你比他过得好,一个是父母,另一个就是老师。’”

 

 

曾经有朋友劝吴畅一起去开律师事务所,干一番“大事业”。“我不会去的,我就是喜欢当老师,从没想过换工作。”吴畅内心很笃定。

 

 

主动出击,跳出舒适圈

 

03

2016年,吴畅申请去北京大学访学一年。最初的几个月,他感到学业压力很大,很不适应。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,吴畅利用一切时间,全心投入学习。2016年9月底,吴畅决定抽出时间回长沙陪伴家人,并与妻子约好国庆假期带着孩子一起回丈母娘家。结果,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论文任务,吴畅不得不临时爽约,一个人在长沙家中阅读、写作,终于在假期最后一天完成了文章。“老婆一个人带着孩子回娘家去了,我对她们很有些愧疚。”

 

 

面对学习压力,吴畅在心里告诉自己:必须迎难而上,勇于跳出舒适圈。“我不能吃老本,知识得不断去丰富。访学就是要让自己累,如果想着去玩、去看风景、去交朋友,那就是游学了。”一年的时间里,吴畅主动跟上节奏,专业知识、理论功底、研究技能都有了提高。

 

从教至今,吴畅主持了省厅级课题6项、校级课题5项,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8篇,出版独著1本,第二主编教材1本。多次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项。在2018年职称评审中,申请评副教授的吴畅与来自本科学校的老师们一起参评,排名第一,超出参评教授的最高分。面对赞誉,吴畅谦虚地说,“其实就是勤能补拙、积少成多吧,我就想尽量去多做一点。”

 

去年12月,吴畅带领学生到安徽参加全国司法职业院校法律实务技能大赛。当时正是一个厅级课题的申报时间。为了抓紧时间写申报书,吴畅把学生送入赛场,就一个人回宾馆赶材料,白天黑夜连轴转。终于,他在收获学生竞赛奖项的同时,也收获了课题的顺利立项。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这句话在吴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
 

谈到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建议,吴畅认为,一是要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,协同发展。二是要多看理论成果,广泛涉猎,让自己加入到研究领域中去。

 

 

吴畅老师是法律系副主任,负责全系的教学管理工作,同时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。采访之初,我一直有一个疑问:身兼数职的吴老师是如何应对如此繁重的工作任务的?在接下来的交流中,我渐渐找到了答案。他说自己喜欢讲台,喜欢看到同学们眼睛里闪亮亮的光。他说自己的每一项课题、每一篇文章出来以后,都有一种亲生骨肉分娩出来的欣喜。他说自己热爱与教学有关的一切事情。我想,正是因为心中有爱,他愿意为教育教学事业付出,把学生培养好;正是因为肩上有责,他自觉承担教学管理工作,把专业建设好。用爱与责任不可辜负来形容眼前这位斯文清秀的老师是恰如其分的。

  

 

 

 

文 | 夏侯南希

图 | 吴畅  唐亚琴

讲述人 | 肖力诠

编辑 | 孙瑜琳

审核 | 刘最跃  肖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