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25日晚上18:30分,学院组织召开2020级新生座谈会,很荣幸我能作为新生代表之一参加这次座谈,与李梓楠院长等院领导和老师们面对面交流,内心升起一股暖意。这次座谈会的召开,让我充分相信在院党委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学院一定能成为一所充满归属感、满足感和幸福感的一流高校。
归属感从何而来
刚进入会场,我就发现场地布置不同于以往我参加的其他会议。在最熟悉的自习室,老师和新生紧紧坐在一起,没有话筒,没有PPT,大家带着一支笔、一杯水、一个本子便直奔主题,一切从简出发,从效率出发,从实际出发,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,距离感和内心的小忐忑立刻消失了。
座谈会上,新生代表们针对课堂教学、训练强度、食堂供应、宿舍条件等问题一一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看法,提出了意见建议,让与会领导听到了我们的心声,也增强了我们的主人翁意识。虽然刚进大学,却感觉自己与学院血肉相连,心灵相通,命运相系,我们希望积极参与学院建设,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建设好、发展好我们的学院。
满足感从何而来
答疑环节中,院领导、系主任以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发言让我既满足又惊喜。满足感来源于李梓楠院长听取我们的发言后,当场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解答新生代表们提出的问题,进一步抓好问题的推进整改。这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、将学生切身利益放在首位的务实工作作风让我很感动。满足感还来源于行政后勤处处长王文君开口的第一句话,就是为后勤服务保障存在的问题表示抱歉,反思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。王文君处长的一番话也让我想起了《毛选》中学习到的自我批判精神。
院领导们对待问题的工作态度,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,向全体2020级新生传递了明确信息——学院欢迎大家通过正常渠道,采用合适方法提出问题,学院一定会及时妥善解决。我相信,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,从头到脚憋住一口气,共同应对学院建设发展中的各种困难与问题,学院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!
如果说学院是一颗树,院领导就如同树的主干一样,学生则是结出的一颗颗果子,只有主干不断地吸收健康养分,作为果实的我们才能常绿常青,整颗树才能越来越挺拔。院领导深入新生群体调研交流,广泛听取新生代表的意见与建议,这正是习总书记“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,成事之道”理念的体现。作为新生,遇到这样心系学生的领导和师长,我感到满足十分满足。
幸福感从何而来
座谈会上,罗旭副院长分享了他读大学的亲身经历,向我们重申了学会做人,学会做事,学会学习,学会生活16个字的重要意义。
做人,要去伪存真;做事,要专心致志;学习,要主动出击;而生活,则是在湘警职院的三年要多为自己留下美好且深刻的回忆。
李梓楠院长也对我们寄予了厚望,提出了“十个一”要求:每天阅读一小时,每天锻炼一小时,每天练字一小时,每天写一篇随笔,每天做一件善事,每周参加一次社团活动,每月参加一次公益活动,培养一个兴趣爱好,练就一套职场礼仪,拥有一个国际视野。两位院长的殷切嘱托,让我想起了李院长在开学典礼时对我们说过的话—“只要你敢乘风破浪,我们必定为你保驾护航!”
作为一名普通的大一新生,在湘警职院学习生活的2个月吃过亏、犯过错、尝过苦、受过累,但每每跌倒受挫后,总会有人来安慰我、帮助我、勉励我,或是教官,或是辅导员,或是老师,或是领导。他们像是孩提时为我遮风挡雨的长辈,更是前行路上默默守护我的坚强后盾,让我在最美的年华、最好的时代肆意奔跑、翱翔。
我想,不管毕业后去往哪里,不管以后会经历多少,只要回到湘警职院,我们仍是那英姿飒爽,奋发向上的少年!
2021年是我步入大学的第二年,是学院全面快速发展的一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。2020年9月17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大学考察时曾寄语青年学子不负青春,不负韶华,不负时代。作为新一代警院学子,一定牢记初心使命,勇于担当作为,善于攻坚克难,让青春在建设平安中国、法治中国的伟大征程中焕发出绚丽光彩!祝愿我热爱的湘警职院越办越好!(文/2020级司法信息安全专业301区队 范熙来)